• 服务邮箱 msc@ssjst.cn

  • 微信号码 ssjst-news

中国会议会展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1696654880464-logo1_cs5-01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或“工博会”)是我国以中国冠名的、历史最长的国家级工业展会自1999年创办以来,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已成功举办二十余届。中国工博会聚焦新工业新经济,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荟聚顶尖专家菁英,引领产业科技创新风尚,全力构建开放、创新、包容的产业生态,覆盖从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是国内展览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展示领域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展会之一。作为服务先进制造业领域展示交往活动的企业间沟通桥梁,中国工博集“展示、交易、评奖、论坛”四大功能于一体,历经二十余年“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运作和发展创新,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长为我国工业领域面向世界的重要展示窗口和经贸交流合作平  台,实现了“西有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东有中国工博会”的定位目标,成为了世界知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品牌展,成为了一张面向国际展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金名片,有力促进了中国工业与全世界的交流、交往和交融。1696654891640-logo_cs5黑底用-01


1726296912588-68ad84ec362cfbb0675ace2f7f3ecf1

主题: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9月14

主持: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毕培文

 

 

        主持人毕培文: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毕培文。非常荣幸担任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工博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和企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先生

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栋先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女士

       今天到场还有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代表。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

      首先,请主办单位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栋先生介绍本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筹备情况。李栋:各位媒体朋友,首先,我谨代表东浩兰生集团向与会的领导、企业代表,长期以来给到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我国以中国冠名的、历史最长的国家级工业展会之一,中国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域实现领跑的辉煌历程。自1999年创办以来,工博会屡次刷新全国会展行业的成绩单,成为上海城市精神与会展经济的缩影,成为展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窗口,更是成为折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东浩兰生集团上下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办展要求不降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忱关心与积极参与下,展会各项筹备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并进入到全力冲刺阶段!

      下面就展会筹备情况和展会亮点,两个方面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将于2024年9月24日-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本届中国工博会展览面积28万平方米,共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节能与工业配套展等9大专业主题展,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2600家参展商,齐聚申城。在主题策划方面,我们立足未来工业的高站位,充分考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广泛听取重要展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确定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本届工博会的全新主题。新主题瞄准我国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围绕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示范样板。“工业聚能”寓意工博会集中展现国内外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充分激发新型工业化内生动力,进一步提振全球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新质领航”重点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牵引驱动作用,“新质”代表着生产力的跃迁,强调制造业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引领生产力,以智能化增添发展动能,以绿色化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新主题通过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为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唱响全球产业合作主旋律、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注入重要动力。

       在展区设置方面,本届工博会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母机、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展现国内外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力求打造一张面向全球展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金名片。在9大主题展区内,我们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科技创新趋势设置了6个展示专区,分别为人形机器人专区、储能专区、生物制造专区、工业软件专区、集成电路专区和工业创新源INNO-X专区。其中,“人形机器人专区”将有10家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各环节的应用场景;“集成电路专区”,全志科技将携“T536高性能智慧工业专用芯片”在工博会现场发布,打破工业高端PLC控制器外资芯片垄断的历史;而“生物制造专区”则汇聚了像凯赛生物、昌进生物、依诺基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一步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依诺基科的“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系列氨基酸产品”是我国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菌种,对促进我国发酵行业菌种迭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届工博会还特别设立了“新型工业化”成果展示区,将集中展示我国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举措和创新成果。

      在展品展示方面,众多首发首展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展品将齐聚本届工博会现场。其中,德国通快公司的“高端7000系列固体激光切管机”、发那科的可适配万吨级或更大的压铸机上下料、喷淋应用的“M-1000/550F大负载长臂机器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埃斯顿的零接触飞行焊接的“激光飞行焊接解决方案”等将在展会现场全球首发;三菱电机将展示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魔方还原机器人;ABB还搬来了不久前被马斯克所看中的“OmniCore运动控制挑战演示单元”;西门子将展示基于工业边缘的工业人工智能产品;中国中车的“低地板多功能专用车”作为全新的移动经济平台,也将在展会上揭牌亮相。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数字工博”作为工博会数字化办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数字工博”平台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全新改版,重点突出“工业社区”与“工业社交”概念,突破了以往“纯线上展示、用户难以互动”的局限,实现了去中心化,强化展商与观众间的互动与交流,打造全网最全面的“工业人的朋友圈”。此外,我们专门启动数字基建项目作为“数字工博”建设的一部分,全力夯实核心层数据中心建设。我们结合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可视化,开始为展商提供决策辅助功能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报告。这是第一部分。

       二、本届工博会的主要亮点,主要在论坛、评奖、宣传三个方面。

     (一)高端论坛引领行业潮流新方向。本届工博会充分发挥“以展带会、以会促展”的增值作用,致力于打造国际高端对话交流平台,依托论坛等同期活动继续促进产业发展和商贸往来,构建工博会平台和合共生的共同体格局,扩大工业经济与会展经济溢出效应。今年,工博会会议活动从原来的部市论坛、发展论坛、科技论坛、行业与企业论坛四大系列版块升级为“1+3+1+N”的活动体系。其中第一个“1”是开幕式,由往届的“开幕式暨颁奖仪式”扩展为“开幕式+颁奖仪式+主旨演讲”三部分组成,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邀请了SAP全球副总裁裴金林女士和GSMA总工程师Ian Pannell就“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球API经济”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与现场嘉宾们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赋能工业;3场行业峰会,包括“2024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2024第十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七届CEO圆桌峰会”和“2024中国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出席并演讲;第二个“1”,1场主题为“2024 未来【士】界大会”的科技峰会,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工业发展新范式”,邀请了国际国内科学领域与产业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同台对话;N场专题活动,包括了行业研讨会、新品发布会等,行业全面、话题热议、内容丰富,从目前筹备情况来看,同期会有六十多场会议活动在展会期间举办。

       (二)今年奖项多元彰显中国制造的“硬”实力。评奖作为工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少而精”的原则。本届工博会设“CIIF大奖”、“CIIF专业奖”和“CIIF工匠奖”,持续发挥在工业制造领域引领作用。其中,“CIIF大奖”继续采用“申报+推荐”双机制,授奖总数不超过11项(含11项),包括1项特别大奖和10项大奖;“CIIF专业奖”除CIIF智能制造奖、CIIF绿色低碳奖、CIIF信息技术奖等7个专项奖外,还新增了“CIIF生物制造奖”,将充分展现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范式等未来产业示范场景;“CIIF工匠奖”作为本届工博会特别增设的人文赛道奖项,致力于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自6月启动奖项申报以来,共受理了390件参评展品。最终大奖的评审工作已经于9月12日圆满完成,“CIIF大奖”最终会花落谁家?“CIIF工匠奖”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答案将在9月24日开幕式上揭晓,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三)多维宣传扩大工博会“声量”。为进一步提升工博会国际影响力,为本届工博会整体宣传工作以创新、多元化的策略为核心,对外讲述中国工博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创新故事。我们先后在安徽、浙江、河南、江西等地进行了专题推介,以及韩国首尔、澳大利亚悉尼等国际化都市进行了海外推介会。截至目前,已有723个境内外专业团体预约参观,个人观众预登记数也已超10万。我们还在海外社交媒体开通了工博会频道,进一步扩大海外宣传的覆盖面,提升工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展示科技创新力量。在展会期间,我们还将组织展中探馆、CIIF获奖企业高管面对面、老外讲故事、Z世代青年走进工博会等数场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工博会引领数智未来的故事。中国工博会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发展的主旋律,始终围绕我国工业发展的新领域,全力提升促进中国与世界制造业深度交流合作、共促发展的平台能级,全面增强服务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世界制造牵手中国的综合能力。借此契机,我预祝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圆满成功,也再次热忱地邀请媒体界朋友,能够莅临现场,共商盛会。

谢谢大家!

 

       主持人毕培文:感谢李总对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筹备的总体情况介绍。下面有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女士发言。

       李燕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在这收获的季节,十天后,9月24日,我们将再次相聚上海,共同迎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盛大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工博会结缘的第23年。作为我国机械工业领域唯一的综合社团组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长期以来与东浩兰生集团、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有着密切的、良好的合作,我们携手共同见证了中国工博会的成长和壮大,见证了中国工业在新世纪的璀璨发展历程。2003年,应上海市政府邀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参与和组织对上海工博会的专业优化升级,对标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将上海工博会打造成国际性综合工业博览会,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行业系统的内资深专家和行业协会学会领导,研究设计并提出上海工博会专业优化升级方案,200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从2006年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升级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同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助上海市政府,促成上海世博集团(东浩兰生集团的前身)与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长期合作,自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唯一一家国家级行业协会成为中国工博会的协办单位。

       在中国工博会的筹备过程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汽车贸促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湖北省机械汽车联合会、山东省经信院等国家和省级地方行业部门携手,开展专业招展、招商活动。深化了中国工博会与国内工业行业的联络和合作,已成为支撑中国工博会发展重要的行业基础。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工博会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工业发展水平,呈现最新技术产品的重要国际平台。本届工博会展出面积超过28万平米,近千项新展品、新技术,展商数量超多,充分彰显了中国工博会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类专业博览会项目。

      各位朋友,机械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体现。机械行业涵盖国民经济的十四大行业,9大类、51个中类、163个小类。到2023年,行业规上企业12.1万家,主营业务收入29.8万亿元,贸易顺差全国顺差占比58%。作为机械工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现有直接会员1145个,间接会员34万个,管理着100多家行业期刊报纸和专业传媒。我们通过组织团体观众、专业领域以及行业媒体等,为中国工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持。我们期待,第24届中国工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将助力推动我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对于本届中国工博会的长远影响和预期成果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中国工博会作为展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窗口,将继续发挥其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预祝本届中国工博会取得圆满成功,也期待与各位嘉宾、参展商和观众共同分享这一工业盛事的精彩瞬间,共同见证中国工业的辉煌未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也提前祝各位节日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毕培文:感谢李总工的发言。最后,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先生发言。

        戎之勤:各位嘉宾,各位新闻界的新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与此,共同参与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你们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工博会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感谢!此次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的主题是“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它将全面展示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大家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度改造,全球工业化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不断释放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我们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发展,今年又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对我们本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任务。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继续全力支持工博会做大做强,将进一步对标德国汉诺威工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打造展示新型工业化成果的重要平台。所以借此机会,和各位媒体界朋友们,三点想法:一是充分发挥工博会的品牌会展功能,展示新型工业化最新成就。工博会是国内工业领域展览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展示领域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品牌博览会。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风向标,这次工博会将全面展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新方案等等。据了解,上海电气集团将重磅发布服务国家战略下的硬核科技、专精特新的科技新品;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将全球首发M-1000/550大负载长臂机器人。通过优秀展品的首展首发,展会将更好的呈现当前各行业的最新技术路线、产品方向以及场景开拓,引领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工博会的开放平台功能,共谋新型工业化未来之路。工博会作为国际化的开放平台,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刚才李栋总裁把工博会整个发展历程和现在工博会在全球,尤其是在专业展上的优势,这些情况跟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它已经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观众等群体的广泛参与。所以,本届工博会有来自28个国家的2600家企业参展,将成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议题的技术交流、信息交汇、思想交锋的重要舞台,共谋新型工业化未来发展之路。在这次展会期间,还将组织一系列对话交流的论坛活动,比如“2024第十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七届CEO圆桌峰会”、“第七届未来制造高峰论坛”等等。我相信,各种信息的广泛汇聚、各方思想的充分交融,必将碰撞出新型工业化未来发展的新路径新策略。三是充分发挥工博会的市场促进功能,推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企业间的广泛合作。“将展商变成投资商”、“使交流方成为合作方”是工博会直接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释放工博会溢出效应的重要抓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也将充分发挥工博会平台效应,把工博会转变为上海招商引资的超级平台和有效主场,通过举办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与参展企业共同分享上海的投资机会,促进经济主体进一步在上海集聚发展,为上海加快布局新赛道注入新动能。最后,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能亲临工博会现场,共同见证我国新型工业化新成就,报道新亮点,讲好新故事。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的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也预祝本次新闻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毕培文:感谢戎主任,感谢各位领导的讲话。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自报媒体单位。

请坐在右手边第3排第3位的记者提问。

 

      上海电视台:刚刚在介绍当中也提到,今年工博会将会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国新型工业化创新应用方面的成果,这个问题提问市经信委,今年以来上海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探索实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谢谢!戎之勤: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上海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上海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加快提升。先导产业创新突破,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力突围,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语料和人形机器人加快布局,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成立。重点产业集群深耕提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六大重点产业加快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一批大国重器取得重要突破,如第五代自主研发大型LNG首制船交付,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下坞搭载建造。未来动能加速培育,面向未来,拓展上海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加快四个新赛道,前瞻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打造张江、大零号湾、临港三个未来产业的先导区,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二是产业数智化转型纵深推进。紧抓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两个“牛鼻子”,今年共征集智能制造揭榜挂帅项目80余个、系统解决方案40余个,这个当中有超7600家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在线评估诊断;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工厂19家、优秀场景111个,是国家级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双料冠军”城市。发布工业企业数智化工作实施方案,一共分三批,共遴选出45家“工赋链主”培育企业,打造“一链一平台”、“一链一标准”、“一链多工厂”、“一链多场景”、“一链多服务”,平均带动上下游30-40家中小企业开展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三是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加快拓展,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今年一共已认定第二批有58个智造空间市级优质项目,拓展产业空间281万方,发布智造空间产业指引目录,明确鼓励12个产业门类有57个细分领域进入智造空间。企业梯队加快成长,一共完成2024年首批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470家、“专精特新”企业1045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5家。企业服务不断完善,完善提升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以上数据为今年上半年数据。上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还将持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上海力量。就回答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毕培文:感谢戎主任,请继续提问。

请坐在左手边第2排第4位的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记者:请问东浩兰生集团,跟往届相比,本届工博会有哪些亮点和创新点?

李栋:接下来请承办方负责人,从他们角度看一下整个展会这次新的亮点。请毕培文总裁代为回答。

      主持人毕培文:刚才李总说的,在前面整体筹备情况报告当中,已经对今年工博会一些创新亮点,包括主题策划、展区设计,展品展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个概览,就您这个问题,就我们团队在今年策展过程中,在比较得意的创新点方面做一个介绍。一是在1.1号馆,我们特设新型工业化展示专区。新型工业化涵盖了智能制造、绿色工业、新材料技术、数字工业等多个方面。为了集中展示新型工业化的最新成果,来促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本届工博会特设立新型工业化展示专区。在专区当中,设了“4+1+1”主题展示区,分别是“关键突破”、“数智赋能”、“绿色转型”、“未来产业”四大板块,以及“卓越企业”和“CIIF大奖和专业奖”介绍及展示。专区将系统梳理,并且立体呈现出我国在“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重大举措和实施成效,展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应用成果。这是我个人推荐第一个点。二是CIIF大奖,今年奖项设置和历年不同,本届中国工博会CIIF大奖,在延续设立产品奖的基础上,新增CIIF工匠奖,参评对象是本届中国工博会参展商的研发团队、核心部门及个人,或者说领军人物。这个奖项主要是授予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包括在市场表现、品质意识、合作共享等方面展现出卓越工匠精神的个人和团队。当然,最终获奖的名单将在开幕式上揭晓。我们希望工博会CIIF大奖定位成为工业界的奥斯卡盛典。三是打造工业人才新高地。工业不是一个很冰冷的话题,还是非常需要人文关怀。工博会着眼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人才高地,本次工博会将聚焦龙头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工博会现场设立“工业人才生命周期管理图鉴”,“工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全链”、“工业企业服务案例精选”、“新质工业人才交流沙龙”等4大工业人才交流板块,打造工业人才新高地板块。我们也得到了我们集团下产业集团,中国主办第一家上市人力资源集团上海外服的赋能。同时,我们在数字工博平台线上开通了新质人才认证频道,搭建工业领域人才的转型通道,促进工业人才良性流动,解决工业企业中对于高端人才需求困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库保障。以上我介绍给媒体这三个点,希望能够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以及观众的网红打卡点,透彻出中国工博会在思想引领性以及对工业的温暖。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5分钟后将开展记者专访和群访活动。我们期待在本届工博会的现场与媒体朋友深入交流,共同见证和记录展会的精彩瞬间。各位嘉宾,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也预祝中秋佳节快乐!谢谢大家!

 

—结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简称:PT展)

联系邮箱

coo@ssjst.cn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咨询